2024第五届“这礼是成都”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作品征集

来源:亚盈体育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08-05 19:10:10 599

  四川成都,这座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的重要中心城市,始终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现着古都韵味与现代活力的完美融合,传递着雅俗共赏,包容豁达的美好生活态度。博物馆作为城市历史背景和文化的载体,珍藏了千年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记忆。

  第五届“这礼是成都”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以“成都生活,美好记忆”为主题,推进“城市礼品”文博品牌共创,促进文博“研学之旅”设计策划,让文物与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参赛者需以大赛指定的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创意出发点,从中提取重要文物元素与文化信息,结合能够代表你心中的成都美好生活记忆,创作独具特色的文创作品或设计具有较强科普性的文博研学课程方案。

  致力于文化创意设计和研发的企业、设计机构、设计企业和设计师、发明人、专利持有者、工艺美术师、手工艺制作者、艺术从业者、蓉漂人才、院校师生等均可参赛,也可共同创作、联名参赛(团队选手不超过6人)。

  为展现成都文化的包容多元,本次大赛分别设立“城市礼品”“品牌共创”“研学之旅”三大赛道,设计的品类包括但不限于国潮手办、学习办公、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时尚服饰、瓷器类、饰品类、玩具动漫类、包装类、礼品类、图案印刷、数字文创、研学活动策划方案等品类。

  为持续增强成都文化传播影响力,打造成都文博界城市文创品牌,此赛道邀请参赛者随意选择单一或组合各博物馆公布的馆藏文物作为创意元素,结合主题设计出系列创意产品或礼品方案。产品需突出成都生活文化特色,具有成都城市代表性及文化内涵,易于落地生产。

  根据大赛合作品牌与共创品牌的产品设计需求,参赛者须结合四家博物馆文物元素,以大赛主题为创作核心,作品风格应体现品牌功能特点、企业文化特色,使其符合产品受众审美特点。设计的具体方案在技术上要具备可操作性,并兼顾经济性,考虑落地便于企业投入实际生产。

  企业介绍:大唐酒业自1999年成立。是一家专注文化美酒的酱酒企业。企业具有超20年运营历史,采用双轨(自有品牌+OBM)业务模式,立足酱酒产业并经历了多个行业周期,是具备稳定生产供应能力和强市场思维的酱酒品牌创建服务商。2022年中国首家上市供应链公司怡亚通入股大唐酒业,聚焦打造“大唐秘造”核心品牌。现有产品有:大唐秘造系列、唐宫宴系列。

  选手需结合大赛主题以及符合品牌定位。融合成都博物馆元素,开发具有企业特点的文创产品。

  企业介绍:中华铅笔(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以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木杆绘图铅笔、彩色铅笔及其配套文教用品为主营业务,拥有“中华”、“长城”等知名老字号品牌,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公司始终以精湛的工艺、优良的品质,成为中国木制笔类的领先企业,“中华”品牌以做好做精一支消费者满意的铅笔为起点,开发更多专业美育及新颖文具产品。近年来,与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游戏品牌和潮牌多次进行成功的跨界合作,全心致力打造设计与艺术、经典与时尚、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中潮文具品牌。

  需结合大赛主题并符合品牌定位,融合博物馆元素及当地特色和元素,设计适合铅笔使用者不同年龄层次的文具及文创产品,重点突出年轻、时尚且艺术感的木质铅笔类(包括书写、考试、绘画类铅笔产品)。

  设计要求一:中华牌木质铅笔(包括石墨芯和彩色芯)与大赛主题、博物馆及城市元素相结合;

  商标使用限制说明:木质铅笔设计只可以使用中华牌商标,非木质铅笔类文具产品设计只可以使用Chunghwa商标。

  企业介绍:茶茶巫CHACHAWU是来自天府成都的创意之茶,推出了以“车厘子女王”等为代表的数十种原创产品,以高颜值、高品质的特点大火破圈!都市、潮流、自由、年轻是茶茶巫的代表词!

  设计要求一:与成都博物馆馆藏元素结合,包含奶茶杯套、奶茶杯、纸袋、吸管套、贴纸;

  设计要求二:与成都博物馆馆藏元素结合,包含手提袋、抱枕在内的外包装衍生文创。

  企业介绍:成都天和银楼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设计、开发、生产、销售金银饰品、金银工艺品、金银民族饰品、金银文创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企业。拥有“天龢”知名老字号品牌,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公司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传习所”,同时也是“成都金银器制作技艺”保护单位。企业具有制作金属饰品及工艺品的成套设备和工艺技术。近年也给多家博物馆及企业开发了很成熟的产品,如:非遗银花丝工艺品系列、金沙文创饰品系列、彝族文创饰品系列、藏文化文创饰品系列。全心打造设计与艺术、经典与时尚、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金属饰品及金属工艺品。

  设计要求一: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及“成都金银器制作技艺”,融合成博文化元素,设计开发金属饰品及金属工艺品。让非遗传统技艺“潮”起来,让成博文化“火”起来;

  设计要求二: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饰品结合,设计开发符合时尚潮流的金属饰品及金属工艺品;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传播中华民间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精神文明素养,做好博物馆少儿期适龄阶段“第二课堂”的社会教育功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和博物馆社教模式创新化。此赛道参赛者可随意选择单一或组合形式的四家博物馆历史背景和文化元素,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形成可实施的主题或系列课程,介绍元素背后有根据的故事,为青少年提供知识含量高、学习趣味浓的研学方案。(此赛道计划通过大赛广泛征集多元与创新的研学方案,获奖方案将作为研学案例,与对应博物馆进行研学课程合作。)

  创意性——作品内容立意新颖,有独特的视角,脑洞大开的将成都博物馆的文化与产品应用相结合,表达立意完整;

  文化感——充足表现成都博物馆馆藏魅力,设计源于馆藏,通过挖掘成都文化,传递城市性格;

  系列性——设计的文创产品应突出主题,在明确的核心概念下衍生出不一样的种类,形成系列,从而满足多种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适龄性——要求方案通俗易懂,针对5-14岁年龄阶段、知识储备、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进行内容讲述与实践操作;

  拓展性——方案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课程结构安排严谨有序,达到提升知识储备、实操能力等综合素养的目的。

  由主办方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选,评选出 100 份入围作品。

  作品入围后,通过【成都博物馆】和【文创云集】公众号【这礼是成都】板块进行网络喜爱度投票。网络人气奖投票在初评结束后开启,选取得票数前三名作品。如有恶意刷票行为将取消评选资格。

  *特别提示:参赛者可随意选择单一或组合两个及以上不同博物馆公布的馆藏文物作为创意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如形成的系列文创作品符合评审标准且涵盖多馆元素,将优先进行考量。

  所有参赛者通过(PC端)网址 ()下载比赛用的设计素材、参赛承诺函等,待完成创意设计后,通过【成都博物馆】【文创云集】公众号“这礼是成都”板块进行线上提交设计作品,完成报名流程。团队作品需添加参与设计人员名单,并明确1名对接人,团队作品入围,将需要对接人配合进行后续领奖工作,包括:实名认证、源文件上传、版权转让协议签署等。

  (1)A3横版/竖版的设计排版图,全部作品形式统一为电子稿,格式为jpg/png文件(包括研学赛道作品),宽度及高度不低于450px分辨率300dpi以上,作品每张大小不超过4M,最多提交5张,作品请附5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包含:创意思路陈述、制作流程与工艺的简要说明等,如有可能,可提交其预估成本和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最低批次数量的成本预估);

  (2)参赛者自行保留作品矢量文件(CDR、 Al、PSD等格式),以便获奖后提交给主办方保存,如获奖设计师没办法提供作品源文件,将取消获奖资格;

  (3)所有参赛者/团队提交作品数量不限,团队参赛,参与人数最多不能超过6位;

  (4)所有提交参赛用的设计图纸、说明中不得出现以下内容:参赛者所在单位、姓名(包括英文或拼音缩写)或与参赛者身份有关的任何图标、图形等;

  (5)参赛者在提交作品前要阅读并遵守比赛规则,作品提交后视为参赛者同意并遵守本参赛规则等相关规定。

  *重要提示:本次大赛采用线上评审,请按尺寸要求上传图片,不接受rar/zip/7z等压缩包文件上传。

  1.参赛者在提交作品前请确保已阅读并且愿意遵守相关比赛规则,任何违反比赛规则的作品,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

  2.参赛者提交的参赛作品均须未被商用或授权他人使用,均未在网站、报刊杂志等媒体公开发表,未申请专利或知识产权登记,未参加过其他类似大赛、活动,且必须为参赛者原创,不得抄袭、盗用他人作品,且知识产权未移交他人。如作品中含有素材元素(非原创部分),作者需拥有该素材版权的使用授权许可。如因参赛作品的权利瑕疵或其内容虚假、非法、不正当,或任何其他不合理原因而产生的法律纠纷,或造成任何第三方损失的,与大赛承办博物馆方无关,由参赛者自行承担法律后果,大赛承办博物馆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大赛承办博物馆方使用参赛者作品,因参赛者的原因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民事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导致大赛承办博物馆方被任何第三方主张权利或遭受行政处罚的,造成大赛承办博物馆方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害,大赛承办博物馆方有权要求参赛者妥善处理并要求其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直接经济损失、诉讼费用、保全费、公证费、鉴定费、律师费等为实现权利产生的相关联的费用,以及参赛者原因应向第三方承担的包括但不限于前述各项费用在内的全部违约金、赔偿金),已发放给参赛者的奖金也有权予以追回。

  3.参赛期间,参赛者不得将参赛作品转让或授权给任何第三方,不得用参赛作品参与与本赛事相同或类似的其他活动,不得将参赛作品在网站、报刊杂志等媒体公开发表或申请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登记。

  4.如多人合作,需征得所有合作者同意并标明所有合作者姓名;同一用户名可上传多组不同参赛作品,评选结果以作品为单位,即同一用户名可获得多个奖项。

  5.为保证本次赛事活动的公平公正,参赛作品不得添加任何与本次大赛无关的第三方logo,主办方在职员工参赛一律不参与评奖。

  6.为了作品呈现统一性以便于主办方的传播推广,全部参赛作品须报送电子资料,参赛者可通过【成都博物馆】【文创云集】公众号“这礼是成都”板块报名提交作品,参赛作品报送图片要求为JPG、PNG等格式,并保留好源文件。

  7.请参赛者仔细阅读参赛须知,并认认真真地对待赛事。不得发表违法、恶搞、冒名、过于潦草等不符合参赛要求的“占位”作品。

  8.成都博物馆官方网站、【成都博物馆】【文创云集】公众号“这礼是成都”板块为指定报名通道,全部参赛作品须报送电子资料,请参赛者按照赛事规定报名参赛,勾选参赛人承诺函,并上传参赛作品,通过其他渠道报名及提交作品均视为无效。

  9.因赛事中后期作品上传量较大,请参赛者合理的安排参赛时间,及时交稿,避免重复上传或上传失败。

  10.参赛人同意并保证大赛结束后,以大赛参赛人、获奖者或任何与大赛相关的名义,将参赛作品参与出席任何商业和推广活动的均需事先获得大赛主办方的书面同意。

  11.参赛者应仔细阅读参赛须知,认真了解并接受大赛规则,主办方对赛事规则具有最终解释权。

  1.获奖通知将在最终结果公示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邮件方式发送至获奖设计师参赛报名时预留的邮箱地址,请确认提供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

  2.获奖设计师在活动结束后请注意查收邮件,并根据邮件提示内容,配合主办方完成作品收集、相应版权协议签署及奖金奖品发放等。

  3.若获奖方在限定时间内对获奖通知未做回应,则视为放弃奖项,由主办方根据赛事规则另行确定获奖者。

  4.主办方将在比赛结束后安排奖金发放事宜,所有奖金以人民币为单位结算,均为税前金额,相关税费由主办方代扣代缴。

  1.大赛获奖金作品所包含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归大赛承办博物馆方所有(品牌共创赛道知识产权归属另行商议),获奖设计师有义务协助大赛承办博物馆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且获奖设计师知情并同意,大赛承办博物馆享有对相应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再设计、生产、销售、展示、出版等的全部权益,作者不得将此权利再次授权任何其他个人或机构,作者拥有署名权和按照赛事规则获取奖励的权利。

  2.大赛获奖金作品,需要配合大赛承办博物馆方进行加强完善、开发或设计周边产品的,获奖作者需协助配合。获奖作者须提交高精度源文件给大赛承办博物馆方。

  3.初审通过(仅入围)的作品著作权仍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主办方及协办、承办单位(或其指定的策划运营公司)享有其作品在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及包装物料衍生运用中的使用权。

  4.其他奖项(除大赛获奖金奖项)及未获奖作品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主办方及协办、承办单位(或其指定的策划运营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或外泄未取得授权作品的源文件。

  5.主办方及协办、承办单位(或其指定的策划运营公司)拥有对全部参赛作品进行展示、报道、宣传及用于市场活动的权利,作者保留对其作品的署名权。主办方如需对获奖作品外的参赛作品进行开发、生产、销售等商业用途,需取得作者书面许可,并向作者支付相应设计费用。

  6.作品一经提交,将视为参赛作者同意并遵守比赛相关规定,若作品在参赛期间,或后续开发使用中其著作权存在争议,主办方及协办、承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侵犯他人(或单位)的权利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提供作品的参赛者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承办单位: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市文物信息中心

  支持单位:梵木国际文创园、丙火创意、东郊记忆、浓园文化、祠堂街、新西南陶艺文创产业园、天和银楼、几何文化 、可芳四海